前些日子,他還讓作坊老板招人,擴大鐵鍋的產量,現在卻出了這樣的事,他自然是急壞了。

長孫家的鐵鍋,對於普通人來說,都是非常昂貴的。

整個長安城,能用得起鐵鍋的家庭,連三成都沒有。

金太鐵鍋賣得越多,就代表著越來越少的人買他們家的鐵鍋。

“我昨天看過《大唐日報》,當時還在想,大唐日報會不會更虧?現在看來,這個新的版面,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。”

長孫無忌一陣頭大。

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。

如果對方的鐵鍋價格比他高,那他可以降價。

現在對方價格翻了一倍還賣的這麼好,難道他還能漲價不成?

長安城的人,又不是傻子。

“我聽說,金太鐵鍋的廣告就是他們的一種宣傳手段。想要在報紙上做廣告,按道理來說,應該是要收費的,這應該是大唐日報為了回本而想出來的一招,沒想到卻收到了這樣的效果。”

Advertising

長孫衝這一天也沒閑著,他做了很多事情。

“這個李想,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啊。以前他是步步為營,我還能把握住他的心思,現在卻是讓人捉摸不透。”

“這份大唐日報,最開始的時候,沒有人把它當回事,但他卻憑借這份報紙,輕而易舉地完成了河東道的遷移,現在又找到了新的生財之道。”

長孫無忌嘆了口氣,道:“生子當如孫仲謀啊。”。

“父親,要不要在《長安晚報》也給咱們家的鐵鍋做廣告?”

長孫衝雖然覺得學著李想的樣子很不舒服,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。

“沒用的。據說,大唐日報的發行量已經達到了兩萬多份,不僅僅是長安城,就連洛陽、關中道的許多州府,甚至是定襄,都有人在出售。”

“《長安日報》呢?好像就沒賣過一千份吧?其中有一半,都是給渭水書院的學生和教習們准備的。”

長孫無忌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。

大唐日報能有這麼大的宣傳效果,肯定離不開它的銷量。

Advertising

長安日報、曲江書院的《曲江日報》這些報紙,根本無法復制。

當然,《長安日報》試試廣告,也是必須的。

但短時間內,他是沒辦法挽回自己的鐵鍋生意了。

“可是......可是我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金鐵鍋,把整個鐵鍋生意給占滿了吧?”

“不用擔心。一口999文的鐵鍋,就算是賣的再好,也撐不了多久的。等那些買得起這樣昂貴的鐵鍋的人買完之後,剩下的人就會來我們這裡買更便宜的鐵鍋。或許,有了他們的鐵鍋,咱們的鐵鍋也能賣的更好。”

長孫無忌的觀點很獨特。

但在某些方面,卻又說得通。

金太鐵鍋占據了高端市場,成為了長安城中所有人的榜樣。

許多老百姓,雖然金太鐵鍋是買不起的,但說不定還會忍不住,去長孫家買一口鐵鍋。

這種感覺,就好像上世紀90年代的農村,買了一台電視機。

Advertising

只要有一家人買了電視機,其他的人就會跟著買。

就算是買不起這麼大的電視機,他們也會買更小的。